“新青年下乡”
社会实践风采展示⑪
温州大学“乡与商随”实践队
温州大学“乡与商随”实践队依托学校金融教育基地(温州市唯一的省级金融教育示范基地),持续深耕瓯海区茶山村,充分发挥商科专业优势,践行“金融为民·共创美好生活”核心理念,致力于将金融知识转化为“看得见、摸得着、有趣味”的体验与实践,与孩子们“玩在一起、学在一起”,用青春力量为乡村振兴注入金融活水。
课程体系迭代升级,满足成长多维需求
展开剩余71%实践队始终以需求为导向,聚焦茶山村孩子们的成长实际,不断优化课程体系。在早期课程设计上,实践队结合孩子们的认知特点,开发了涵盖防诈骗、基础理财、个人信息保护等内容的金融小课堂。今年,实践队在原有基础上,新增了心理健康教育、法制宣传、防溺水安全知识等内容,创新构建了“金融小课堂为主,自护小课堂为辅”的系统化课程体系。课程设置既立足金融专业特色,又贴合乡村孩子成长需求,得到了社区与家长的广泛认可。
教学方法创新求变,让金融知识“活”起来
如何让抽象的金融知识入脑、入耳、入心?实践队探索出一套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。队员们轮流担任小老师,在案例教学、互动问答等传统教学基础上,创新设计了“情景体验+手工创作+游戏化学习”“三维教育法”。如在《模拟银行诞生记》情景剧中,3名孩子分别扮演钱庄掌柜、现代银行家和数字货币系统,通过角色对话展现金融业态演进;“情绪脸谱”手工活动中,孩子们用粘土塑形认识喜怒哀乐;“金融大富翁”游戏将知识融入闯关任务,孩子们在掷骰子、走格子游戏中体验市场规律……课堂上总伴随着孩子们的欢声笑语,每个互动都能看到他们高举的小手,队员们真正做到了寓教于乐、寓乐于学。
复盘总结持续精进 青春担当彰显初心
在每日课程结束后,实践队都会召开复盘会。队员们围坐在一起复盘当日的教学活动。大家各抒己见 ,“我们可以把剧本杀这类孩子们喜闻乐见的方式融入课堂,把生硬的知识掰碎,孩子们玩着玩着也就懂了”……这样的复盘为优化教学方法和完善课堂设计提供了新的思路。 “这节课太好玩了”“这是我最喜欢的课”……孩子们的真实反馈,成为队员们持续精进的动力。
从单一课程到多元成长课堂,从初步尝试到长效服务,温州大学“乡与商随”实践队用专业与热爱,搭建起普惠金融助力乡村振兴的桥梁。未来,实践队将继续深耕茶山村,持续优化课程内容、提升服务质量,让金融素养成为乡村孩子的 “成长必修课”,以青春之力书写普惠金融赋能乡村振兴的生动篇章。
供稿:温州大学团委
发布于:北京市股票市场杠杆,配资网站免费,公司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